近期剛結束的新加坡Token2049盛會,據聞場內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在談論RWA,雖然我沒有去,但我一點都不意外,因為這是一個我覺得未來可能會翻天覆地的賽道,而且時間會非常快,不像元宇宙那麼虛無飄渺,不知何年何月,RWA絕對有可能在10年內就發展到全世界無人不知、無人不用的地步。
RWA的全名是Real World Asset,現實世界資產,指的是我們把現實世界中的資產當作抵押或是儲備,在區塊鏈上發行對應的代幣表彰這個資產,這個過程就叫做代幣化,你擁有這個代幣就代表你擁有這個資產,而這個代幣指的就是NFT,如果你是了解NFT的人,你就會知道這是絕對可行、而且非常簡單的。目前被運用到代幣化的資產,通常是具有穩定且較高的價值,例如房地產、黃金、貴金屬、精品、金融商品等等,很適合被用做抵押貸款或者是投資工具,甚致連近年才興起的碳權交易,都可以透過代幣化來到區塊鏈的世界。

這裡我們就先來講現實世界資產跟加密貨幣有什麼關係,我們知道幣圈一向是跟傳統金融壁壘分明,甚至常會互相攻擊,幣圈人說傳統金融都中心化、妨礙進步,傳統金融則說幣圈都是是詐騙、龐氏騙局等等,連巴菲特都公開說加密貨幣沒有實際資產,玩加密貨幣就是賭博,甚至他的好隊友芒格還說加密貨幣就是垃圾、是狗屎,你看這兩個老人喔,說到加密貨幣就這麼激動,他們投資輸錢搞不好都沒這麼激動。
不過他們這個說法,很可能馬上就要改觀了,RWA這個領域已經在蓬勃發展中,未來他們將無發反駁具有具有現實世界抵押和儲備的虛擬貨幣,這些東西本質上已經不在是虛擬了,他們只是用代幣形式呈現的現實資產。現實世界的資產一但透過代幣化來到鏈上,就可以跟 DeFi做結合,藉由Defi樂高不斷堆疊出各式的鏈上產品,不但可以買賣,還可以抵押、借貸、碎片化、直接做多或做空,甚至是發幣等等都沒有問題。
有很多專家都認為RWA將是下一個加密貨幣牛市發展的關鍵,目前已經被代幣化的資產大概只有十億美元,波士頓顧問公司的一份報告預估到2030年將會到16兆美元,16,000倍的成長,花旗也是估的差不多,他是說數十萬億的美金資產,現在距離2030年只有七年的時間,16,000倍耶,雖然這個數字不見得一定是正確,但可以保證的是,RWA一定會大幅成長,甚至有分析師說,在未來所有資產都通通可代幣化搬到鏈上,這個我是相信的,以技術上來看絕對沒問題,只是經濟模型和商業模式可能還有待規劃。
幣安最近出的一份報告中,寫出了很多傳統金融的巨頭以及鏈上的大項目都在積極開發這個賽道中,例如:
- 高盛推出了新的數字資產平台,目標是對資產進行數位化並自動化工作流程。香港金融管理局今年2月發行的一批8 億港元代幣化綠色債券,就是使用高盛的平台。
- 歐洲最大的工業製造商西門子在 Polygon 上發行了一年期 6,400 萬美元數位債券。
- 富蘭克林坦伯頓宣布將旗下美國政府貨幣基金引入 Polygon 區塊鏈。
-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高盛、富蘭克林坦伯頓、西門子、香港,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大型機構和地區,報告中還提到了其他機構還包含了萬事達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國際清算銀行以及歐洲央行等等,都在做相關的開發和試驗。

好,講了這麼多有關資料面的,可能你們也會覺得,好啦,把資產代幣化聽起來很屌,但事實上他到底可以幹嘛,我在現實生活就可以買金融商品、買精品、房地產抵押借款,幹嘛要把他弄到鏈上搞一堆有的沒的,找麻煩嗎?
好,那我就先來講房地產,房地產在傳統金融商品上就是Reits嘛,基金公司買了一堆可以收租的房地產,把這些房地產組成起來成立一個基金,把這個基金細分成小單位賣給投資人,投資人可以根據持有的股權分到每年的租金,基金公司就每年賺管理費,因為房地產收租、維修、買賣這些還是需要去管理的嘛,所以基金公司會收這筆費用當作收入,這個就是Reits的基本運作。
現在就有人把這套搬到區塊鏈上,前面做的事都一樣,買了一堆可以收租的房地產,但是現在他不成立基金了,他有兩種做法,第一種一樣是把這些房地產組成一包,然後以這些房地產為儲備,發行代幣,假設發行一萬顆,你持有一顆就代表萬分之一的權利,可以分到萬分之一的租金。另一種方式是不把這些房地產組成一包,每一個房地產都單獨發行代幣,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案子去投資,可以挑商業大樓,也可以挑住宅型的,不用擔心這一整包裡面是不是用好的去包一些爛的,看中哪個就投資哪個。
當然一定會有人說,現實世界的單一房地產也可以碎片化啊,同樣可以做到我講的事,沒錯,但事實上非常少人會去碎片化一個房地產,大多數都是長輩過世了,子孫產權分下來才被迫碎片化的,這跟主動把房地產碎片化給人投資是差很多的。
另一個好處,在區塊鏈上交易房地產可以大幅簡化流程,現在我們如果是要買一間房,是不是要到現場簽約、蓋章、產權轉移、辦一大堆手續和規費等等,而在區塊鏈上,已經有合規的公司做到把這些法律文件、產權證明、政府規費等等都做成NFT全部上鏈,你如果對這個房地產有興趣,點進去看到這些文件,基本上就不用擔心產權和對手方的詐欺,以及一大堆法定手續的問題,你只需要按下去購買就好,智能合約自動會幫你把這些麻煩事解決,生成產權證明給你,你不用再去找代書和房仲去幫你做這些事了,不但大幅簡化購買流程,也省下了很多交易成本。我們知道有很多人就是因為不會、也不想處理這些麻煩的問題,所以才找房仲幫他賣房,其實他的房子隨便賣都賣得掉,根本不用房仲幫他賣,但最後還是找了房仲。有人統計過國外的數字,房地產的交易成本約是房價的5-10%,如果經由代幣化後交易,成本只剩下1-3%,非常可觀的差距。
最後就是流動性的大幅增加,在現實生活上房地產的流動性是比較不好的,不是你今天說要賣就可以賣掉的,不像股票、債券按一下就可以賣了套現,黃金拿去金鋪照公訂價就可以換錢,房地產沒這麼簡單,因為總價太高嘛,動輒千萬,誰有能力一天到晚買來買去啊。
但是如果你把房地產代幣化後,他的的流動性就會大大提高喔。因為房地產的所有者可以選擇要出售多少比例的房產代幣,可以不用一次性出售整個房產,他想賣10%就10%,30%就30%,不用因為缺一點錢就賣掉整棟房子,而且他也提供了小額投資者有能力投資房地產,在台灣不是很多人都很想當包租公嗎?但是一間房子隨便都要破千萬,怎麼有能力當啊,而未來,透過房地產代幣化,我們就也有能力可以當了,因為你只要賣下部分的產權就好,你就可以當百分之一個包租公,並不用當整間房地產的包租公。

我就舉一間商業大樓來當例子好了,假設這間大樓的價值100億,今天他的所有人需要用錢,他把10%的產權代幣化成10萬顆代幣,每顆代幣定價1萬元放到鏈上去賣,當你看到了你就可以去把它買下來,你如果想投資2萬就買2顆,投資20萬就去買20顆,只要買下來,你就持有這間大樓一小部分的產權了,以後這個大樓賺到的租金和收入,就要照你持有的比例分給你,對大樓來講,他釋出了部分產權,籌到了他要的錢,對投資人來講,他們成功用2萬就投資到了這棟商業大樓,這就是代幣化的好處,雙方互蒙其利。
好,講了這麼多代幣化的好處,當然,也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達到這種願景,未來大家都用區塊鏈交易房屋,房地產代幣化也有他的問題。
首先就是智能合約的安全性,現在的智能合約我們都不能保證他是百分百沒有問題的,一天到晚還是常出現某個項目被駭了,損失了幾千幾百萬美金,這是現在區塊鏈上不可避免的風險之一,當然項目方可以找很多的審計公司來幫他們看合約,把風險降到最低,但是也不能保證完美不會出事,而且最最最糟糕的是,如果投資者的資金丟失,那是討不回來的,不像傳統世界還可以人為凍結什麼的,在鏈上你很難做到這種事,除非駭客想還給你,不然你是拿不回來的。
再來就是監管和法律的問題,現在大部分的國家都沒有對加密貨幣普及的知識和法規,通過一個智能合約就把所有產權和稅務的問題全部解決,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就算項目方再怎麼好的設計,碰到完全不懂區塊鏈的監管單位,根本就是白費工夫,想要得到一張營業許可證難如上青天。而且就算你是在大力規廣加密貨幣的地區,要綜合法務單位、戶政單位、稅務單位等等一大堆單位的核可,也是極為困難的事,沒有個幾年的時間跟他們耗,根本不可能成功,除非啦,你前面已經有人闖關成功了,你跟在他後面走,就可以很快,如果是開創者,我光是想到台灣這些主管單位就快暈倒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這兩個問題,其實一定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和挑戰,我在這裡再挑一個問題出來講就好,這個算是所有項目資產代幣化的共通問題,就是就算智能合約再怎麼厲害,你都無法避免一定要用到人力去處理某些事情,他不可能像Uniswap和Aave那樣完全由代碼去運作,如果你是項目方,房子要不要去實地看一下?如果只憑賣家提供的照片能信嗎?搞不好那是兩年前拍的,房子早就不在了;還有租金的收付,現階段區塊鏈沒這麼普及,還是房地產主收到了租金,繳給了項目方,項目方再把租金轉給鏈上投資人;再來是房地產的管理和修繕等等,如果你買了一間房子的代幣,這房子的房客退租了,誰要負責去找新的房客?不是大股東或原屋主就要負責喔,他可能也只是想純投資,不想碰這種麻煩事,所以終究還是要項目方派人去處理,這個就是沒有辦法擺脫的現實。
項目方派人去做這些事,當然也會收管理費,而且這管理費不便宜喔,記得之前看到一個人分享,房租的費用被扣掉三成才轉到他們手上。很多人就會挑戰說,這樣哪是Defi啊,根本都是人為在處理的,完全沒有區塊鏈精神啊,其實這就是幣圈很多人狹小的觀念,也就是因為這個觀念導致了跟圈外很大的隔閡,其實區塊鏈就是一種技術,你要全自動、半自動、少部分自動大部分手動,都是可以選擇的,只要你的商業模式是好的,技術上可行的,就可以做、就會有人用,我個人認為現階段藉由區塊鏈的技術,實現比現實世界更進步而且透明化的產品,他就有存在價值,是不是真的去中心化、全自動化,真的不是那麼很重要。
好,房地產代幣化就先講到這邊,接著來講一些其他的資產代幣化實例,你們知道幣圈裡面其實早就有人做出資產代幣化,而且這項目大到不行,圈內所有人都用過嗎?這東西就是USDT、USDC,他們就是用美元、長短期債券當儲備,把這些東西代幣化發行到市場去,所以我們其實一點都不陌生這件事。

另外還有精品也是代幣化的好項目,有個叫Tangible的項目就專門幫高階腕錶、葡萄酒、金條代幣化,具體的做法是,你如果有一隻勞力士,價值一百萬,你可以把你這隻錶和相關的保卡、發票等文件一併送到Tangible去,經過他們的鑑定,確認是真品和產權後,他們會把這隻錶移到他們的實體金庫裡,然後發一個這隻勞力士的NFT給你,表彰你擁有這隻錶,接下來你就可以做很多事了,例如把它拆成100顆代幣賣掉,或者是直接把他放到平台去賣,如果有人買了你這個NFT,就代表你這隻錶賣掉了,你會收到錶款,智能合約會把自動把產權轉移、文件上的事都處理好,又或者你可以拿這個NFT去抵押借錢,這隻錶100萬,你可以去抵押借個20萬出來用,這些都是現在Defi和NFTfi就已經可以做到的事。
不過當然也是有一些地方要注意的,包括你的錶放在他們的金庫裡是要給保管費的,你的商品賣出也會被抽2.5%的手續費等等,再來就是跟房地產差不多的問題,智能合約、法規和監管的問題等等。
對了,既然講到Tangible這個項目,我就稍微介紹他,他是一個專門幫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公司和平台,經營的項目包括房地產、腕錶、葡萄酒、金條等等,這些我覺得都不算什麼。最有意思的是他還出了自己的穩定幣,叫做USDR,這個穩定幣不是以美元、債券或是其他加密貨幣做儲備的喔,是用房地產做為儲備,這個是業界首創的穩定幣儲備。 制度其實很簡單,他買了一堆房地產,假設一億好了,他就拿這些房地產當儲備,發行5000萬USDR出來,這是超額儲備(5000萬的USDR後面儲備了一億),除非遇到房地產大崩盤,不然是不太可能脫鉤的,然後為了應付日常贖回,他也加了一些Dai去金庫,你如果要贖回USDR他就換Dai給你,不是換房子給你。簡單來講差不多是這樣子,更詳細的像是金庫的組成、房地產的估值、房地產清算機制等就不在這多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一下資料。

房地產和手錶的代幣化介紹後,其實就介紹完了大部分的RWA發展,其他的汽車、金條、葡萄酒等其實也是跟手錶差不多處理方式,只是每種商品略有細節上的不同而已,這些就不是很重要。
節目的最後,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認為RWA是一個必然成形的賽道,他才是真正接軌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產物,是NFT的殺手級用法,以後勢必會出現非常多的資產代幣化,我們的投資行為,也可能會變成去買個1%的金條代幣、賣個2%的愛馬仕包代幣等等,加密貨幣的世界甚至有可能大宗變成這種RWA代幣,我們現在玩的那種沒實際儲備的代幣變成是少數。
然後很多人在區塊鏈上的夢想和願景也可能會被摧毀,因為說穿了RWA就是要把現實世界很多的東西直接移植到區塊鏈上,我們前面提到了,有非常多現實世界的大機構、地方、國家正在進場,如果這套技術日後純熟了,我相信更多企業和國家會跟著進來,這些企業的財力物力都是鏈上項目遠遠不能及的,或許在10年後,我們會發現鏈上最大的項目,就跟現在Web2的世界沒什麼兩樣,都是財團在把持著,很多人心中夢想的幣圈,去中心化、Dao等等只淪為口號和空談。我們現在玩的這些鏈上項目還會講去中心化、轉型Dao、注重社群經營、發起議案投票等等,以後這些企業進來連裝都不會裝,擺明了就是你不爽就走吧,反正你最後還是得回來,就像現在的金融體系一樣,你嫌去銀行買外幣麻煩嗎?還要排隊、簽單子、點鈔,那你就不要換啊,你行嗎?再怎麼不爽你還是得換,頂多不去這家換,我去另一家換行了吧,但本質上你還是逃不了這個金融制度,還是要到現場做排隊、簽名、查身份這些事嘛;你嫌買賣股票手續費和交易稅太高嗎?不爽不要買啊,不可能讓你去發起提案,投什麼票降低手續費的,要用就用,不用拉倒,就這麼簡單。等到傳統世界的大機構進來,很有可能就會是這樣子。
真正能夠從機制上就確保會中心化,始終如一不受人為變動的項目,幣圈唯一的淨土,大概就只剩下比特幣了吧。
ok,RWA的介紹就先講到這邊吧,希望你們會喜歡這篇文章。
加密貨幣是非常高風險的投資活動,如果沒有做足研究及相關知識,千萬不要亂碰,投資之前一定要謹慎再謹慎,仔細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才可入場。文章內說的都不是投資建議,只是我自己的看法。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訂閱戰神電子報,以及追蹤我的社群媒體,一起加入戰神宇宙
- Facebook : Marcus Ma
- Twitter:@skyhorsee
- Instagarm:mamarcus7788
- Podcast: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