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開始,NFT市場就再度翻紅起來。初級市場NFT項目也再度爆發,天天都有新東西可以mint。與此同時,NFT的內容也開始有所變化,當今的NFT顯學就是”賦能”,幾乎所有的NFT都需要綁上某一個東西才有價值,幾個月前的純藝術型、KOL型、xxxx型NFT,只要沒有賦能,基本上現在都退居二線,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賦能這件事吧。
PS. gamefi型的NFT項目因為自帶功用,比較特殊,所以不在討論範圍內。
在我們印象中,傳統的NFT大部分是一個圖片檔,買完後基本上就是蒐藏,唯一的功能就是就把他換成頭貼放到FB、IG、twitter上,或是印出來掛到牆上欣賞,沒了。項目方(發行人)賣給你後也不會再管這個東西了,你要賣也好不賣也好,總之已經沒他的事,就像一般在市場上買東西一樣,銀貨兩訖,結束。
但現在的NFT已經產生變化,自從有項目開始將社群帶進NFT後,買了這個NFT的人就可以進入某個社群,在社群裡大家可以互相討論、分享話題、辦聚會…等,這樣一來這些NFT持有人就開始有凝聚力,因為有個社群有共同話題的人,開始好玩了,為了留在社群裡,就不會想賣這個NFT,二級市場上的供給就下降了,而外部的人發現了這件事後,發現這個項目有個很棒的社群, 好像滿有意思的,就會想加入,而因為只有持有這個NFT的人才能加入( 這已經是一個vip俱樂部的會員卡的概念了),想進這個俱樂部的人就只能到市場上去買,這樣一來 二級市場 需求就上升了,一來一往之間這項目就會變的熱門,價格就會上漲。知道我在講哪個項目嗎?這個就是現在鼎鼎大名的NFT:BAYC(Bored Ape Yacht Club-無聊猿猴遊艇俱樂部)成為天下第二大項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知道,一旦這種社群型項目成功了,後面馬上就會有一堆人模仿者,所以現在每個NFT都會建立社群,即便是藝術型的,也會有社群跟群眾聯繫感情。那現在每個項目都有社群,不就又變的跟以前一樣,每個NFT都差不多?所以NFT又發生下一步變化,不但社群經營必須專業化, NFT還要再加上其他附加價值在上面, 現在的社群已經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應付的了,一個好的項目方每天必須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上面維護和營運,請兩三個人專門負責都不為過。
至於在NFT加上其他附加價值是什麼,就是我講的”賦能”。簡單來講就是給予NFT持有者更多好玩的東西,例如cyberkongz這個項目,如果你是大金剛NFT持有者,他會發香蕉幣給你,如果有兩隻大金剛加上足夠的香蕉幣,就可以生出小猩猩的NFT,小猩猩在市場上也是有價值的,可以自己蒐藏也拿到市場去賣,如果只有一隻大金剛可以領幣但沒辦法生小猩猩,那幣要幹嘛?沒事,香蕉幣也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可以賣給有兩隻金剛的人讓他去生。這就是一個很有名”賦能”的例子。
持有某個NFT,項目方後續”賦予他能力”,這個就叫做賦能,隨便舉幾個例子
- 一般型:未來空投給持有者新出的NFT、把NFT做成實體寄給你、送一件專屬t-shirt…
- 商店合作型:持有NFT每天可換一杯珍奶、賣雞排打五折、一年免費住一天飯店…
- 知名人物型:NFT持有者可以優先買演唱會的票、每次新專輯免費寄一張簽名板的到你家、擁有他5個小時的時間…
所以當NFT透過賦能後,事情就變得比較好玩了,NFT不再只是一張冷冰冰圖片,我們可以拿著他到某個地方做某件事,跟我們喜歡的東西做結合。講到這裡大家有注意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嗎?就是透過某些賦能後,NFT把人們從數位世界帶回了現實世界,數位世界的NFT、線上社群加上現實世界的賦能,完成了虛實世界的的整合,我認為這是非常有劃時代意義的,並且這樣一來整個NFT市場餅就做大了,有更多的人因為好玩願意加入這個市場,市場未來也會因此更加進步,玩出更多花樣,不斷成長下去。
然而,NFT的賦能,並不是項目方的無敵星星,吃下去就賣超好,瞬間賣光光,連考試都考一百分。我們買之前一定要想清楚,這個賦能到底對我們有沒有用,或是價值足不足夠我去買這個NFT,不要過度fomo就失去理智亂買,例如我喜歡某個藝人,但我不可能為了抽跟他吃一餐飯這個獎項買一個3,000美的NFT(好啦,我知道很多人會,不要砲我 );或是這個NFT價格1,000美,買的人可以換50份的雞排,這用數學算就知道是不等值的,這些NFT扣除了賦能以後,本身是有價值的嗎?如果沒有,那你等於花28,000台幣買50份雞排,這你買得下去?當然如果你說我爽啊,我就喜歡買、台灣項目我就是要挺,怎樣!那我只能說……….對不起我錯了,請買。
總而言之,現在的NFT都強調賦能效果,但很多的項目其實都是把NFT隨便加了個雞肋賦能就來圈錢了,大家買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到底我們在買甚麼東西,不要被一時fomo的情緒影響了自己。如果有想要進一步了解的地方或是相關的主題,請在下方的留言告訴我。加密貨幣、NFT投資風險及波動極大, 沒有做足功課及相關研究, 切勿隨意買賣,DYOR!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訂閱戰神電子報,以及追蹤我的社群媒體,一起加入戰神宇宙
- Facebook : Marcus Ma
- Twitter:@skyhorsee
- Instagarm:mamarcus7788
- Podcast:戰神